老爺酒店集團推2025「老爺式旅行」!台南老爺行旅帶你走進復古潮男的文化日常
自2022年起,老爺酒店集團推動「老爺式旅行」企劃,以一種城市策展的精神,試圖重新定義旅行的方式。每年以不同主題出發,結合在地文化與生活風景,為旅人勾勒出值得深探的城市風貌。2025年「老爺式旅行」以「甦醒」為年度主題,推出九條深度體驗路線,從傳統市場到老街巷弄,從庶民生活到地方風土,帶領旅人重新認識城市的清晨與日常。

其中,台南老爺行旅所推出的「復古潮男的老派沙龍」路線,以輕盈而幽默的角度,邀請旅人走進這座古城的另一種日常。台南這座古城,這裡的生活節奏總是不疾不徐地保留著舊時代的氣味,讓人恍若穿越回幾十年前的時光。參與本次體驗的《品味風》編輯團隊,實地走訪這趟融合歷史、風格與當代觀點的文化旅程,在每一處停駐之間,看見的不僅是風景,而是老台南世代傳承的生活智慧。對於熱愛探索地方文化與風格旅行的旅人來說,「老爺式旅行」不只是一條路線,更是一場生活風格的演練。

【體驗新舊交融的美學旅宿】
走進台南老爺行旅,這間設計旅店除了交通便利與購物機能齊備,更以其深具風格的空間美學,成為許多旅人心中的理想落腳處。由荷蘭Mecanoo建築師事務所操刀設計,並攜手英國dpa燈光設計顧問團隊,大量運用窗花、磚瓦與木材,重構了台南街屋的意象;這些熟悉的老元素,經過當代手法的詮釋,得以在細節中看見城市的記憶。


本次《品味風》編輯團隊實地參與2025年「老爺式旅行—城市甦醒計畫」的台南路線,感受以「復古潮男的老派沙龍」為主題所帶來的風格體驗。從踏入大廳開始,便能看見專為活動規劃的「老爺理容院」主題區域,復古理髮椅、老照片與懷舊物件交錯鋪陳,瞬間拉近旅人與老台南時光的距離。


當《品味風》推開客房的門,一種乾淨簡約卻富有層次的設計風格迎面而來。房內以白色為基底,中央那張巨大黑色木質結構,是取材自台灣傳統「紅眠床」的設計概念。成為空間中的視覺主角。天花板延伸而下的復古立燈與一旁線條溫潤的木椅,巧妙地營造出一種靜謐氛圍。


就連電視這樣的現代設備,也經過細緻的安排,搭配可調整伸縮臂,不破壞整體空間的設計感。而當靜下心來細細觀察,會發現房內許多角落藏有與台南文化連結的設計細節:木作的紋理、窗櫺的線條、甚至燈光的溫度,都似乎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特有的慢活節奏與人情味。在這裡,「住宿」早已不是純粹的過夜選擇,而是一場文化的沉浸式體驗。

【在旅館遇見藝術翻轉日常】
在台南老爺行旅長期與各類藝術文化團體合作策展,讓這座旅店不只是落腳休憩的地方,更成為充滿思想與創意流動的空間場域。這樣的策展精神,也成為吸引旅人駐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館內九樓展出藝術家陳楷仁的個展《倒轉人生 Life in Reverse》。展場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他標誌性的裝置作品〈倒插人〉,將觀者的視角拉向另一個維度。此次展覽共展出八件作品,引領觀者探問個人命運與社會規訓之間的平衡點。


順著樓層向下,在八樓可見新銳藝術家魯志楷的錄像裝置作品〈斿永〉與〈登陸〉。兩件單頻道錄像以簡潔影像語彙與詩意敘事風格,重新詮釋日常生活的某些片段。讓旅人重新思索「行走」的意義。

而在七樓與六樓,以環保為題的展覽則帶來全然不同的思維。七樓《物。永恆輪迴 石頭說》以廢棄物再生為出發,透過創新科技製成的「石頭紙」為媒介,石頭紙不但觸感溫潤,還具備防水、耐撕裂等優異性能。六樓《物。永恆輪迴 塑造幻境》主要是針對解決塑膠問題,使用寶特瓶回收再利用,成為眼前美麗的藝術品。展覽不只是展示製成品,更是一場關於生活方式與環境責任的集體反思。


【在老派理容院裡體驗台灣生活美學】
台南老爺行旅攜手「理容城市旅行」策展人曾敬淳,共同推出一段別開生面的文化路線「復古潮男的老派沙龍」。這不只是理髮院的行程安排,更是一趟帶領旅人穿越時光、回味台灣黃金年代紳士生活風格的復古旅程。

旅程的第一站,來到位於安平區的「華谷理容院」。這家老字號理容院由創辦人黃碧霞與其夫婿曾家裕共同經營,從一間傳統理髮廳,逐步發展成為在地知名的懷舊空間。華谷理容不僅提供基本的理髮服務,更融合修臉、按摩、修甲等多元項目,展現過去男士理容文化中的生活儀式感。


店內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的獨棟空間,明亮潔淨、風格復古卻不陳舊。地下室設有七間獨立按摩包廂,二樓則為挑高休憩空間與卡拉OK包廂,三樓為員工宿舍與餐廳,整體呈現出昔日台灣特有的「一站式」紳士會所風格。據說當年紅包場藝人也常是這裡的常客。



服務過程中,從熱毛巾擦手、遞上茶水開始,接著洗頭、按摩、修鬍、泡手腳,再到修整指甲與擦拭皮鞋,每個細節都講究,體現了那個年代男性講究儀容、重視細節的生活品味。

接續行程,則是前往另一處在地經典,是創立於1980年的「東來高級理髮廳」。這家位於市區的理髮廳,至今仍保留創業時期的裝潢風格。黑色木質元素結合古典歐式調性,復古理髮椅整齊排列,每面鏡子上還留有編號,彷彿時光凝結於當年「台灣錢淹腳目」的光景,能想見紳士們西裝筆挺排隊理髮的熱鬧場面。

如今的東來,仍有8位年逾六旬的資深理容師坐鎮,她們技藝純熟、手勢老道,從洗髮、剪髮、做臉、按摩,到美容清潔一應俱全,展現過去對專業與細節的極致追求。傳統坐洗式洗頭讓人感受搓洗按摩的節奏力道,而後移步至舊式洗手槽豪邁沖洗,進入舒服的做臉程序。


蒸臉、去角質、吸粉刺,再以手工乳霜提拉按摩,敷上新鮮製作的小黃瓜面膜,過程中持續提供熱毛巾擦臉,一整套復古美容流程,約一小時時間,卻讓人彷彿重回上一個世代的生活節奏。




這趟「老派沙龍」體驗不只是追尋懷舊情懷,更是在尋找一種早已逐漸遠去的細緻生活態度。在台南這座充滿歷史底蘊的城市裡,理容文化不僅保留了當年對體面與儀式的堅持,也重新被賦予旅行的新意義。透過老爺行旅的策展設計,讓這場城市旅行成為一次文化之旅。

【重溫台南工業與音樂的黃金記憶】
在台南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裡,竟藏著一座專門為聲音保存記憶的場域「文鼎留聲博物館」。這是全台首座以「留聲文化」為核心打造的專業博物館,從黑膠唱片、唱機工藝到音樂播放技術的演進,訴說著台灣工業與家庭娛樂歷史的交織軌跡。

文鼎留聲博物館以「留聲的時光隧道」為策展概念,帶領觀者回溯超過兩百年的音樂播放歷史。從最早的音樂盒、自動演奏機、手搖式留聲機,到現代電子黑膠唱機與數位音訊時代,展覽不僅展示實體機具,更搭配科學原理與時代背景,讓參觀者在感受聲音魅力之餘,也能理解它背後的技術演變。

一樓設有風格獨具的咖啡館與禮品店,空間設計以留聲機外型與色彩為靈感,營造出一處適合駐足的愜意場域。館方更以館藏元素延伸設計,推出一系列生活風格商品,從餐具、文具、織品到【達琳牌】紀念黑膠唱機,讓聲音記憶得以走入日常生活。

自二樓至四樓則為展覽核心區域,分為「古典廳」、「留聲廳」、「現代廳」與「留聲小劇場」。本次行程特別由館長莊芳美親自帶領導覽,在「古典廳」中,《品味風》一睹19世紀自動演奏樂器的風采,從發聲原理到機械構造,回顧音樂娛樂尚未電氣化時的純粹樣貌。


步入「留聲廳」,展覽深入解析唱機的結構與聲音記錄方式,讓人驚嘆在沒有電的年代,聲音竟能透過物理振動方式被保留下來。而在「現代廳」是隨著交流電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電子科技進一步進入家庭,黑膠唱片與音響設備的普及,不僅升級了音樂的呈現,也開啟了現代家庭娛樂的新境界。



文鼎留聲博物館不僅是一座保存聲音歷史的場所,更是喚醒記憶與探索未來的聲音劇場。對於曾經走過那段黃金年代的老朋友而言,這裡是一處情感的歸屬;對於第一次踏進黑膠世界的新世代旅人來說,這裡則是一次耳目一新的感官啟蒙。



【甘粹餐廳中式桌宴再現府城辦桌魅力】
台南老爺行旅的「甘粹餐廳」,全新推出的十人中式桌宴,以台南歷久不衰的辦桌文化為靈感,將傳統府城風味與現代創意手法融匯。主廚許德正選用在地食材,從海鮮至山產,皆以台南為名,匠心設計每一道佳餚。


招牌菜「鹽封荷葉茄苳蒜頭雞」重現台灣童年記憶中「焢窯」的情懷,醃漬土雞與蒜頭、茄苳葉層層包裹,歷經三個半小時細火燜烤,香氣濃郁、肉質滑嫩;來自將軍漁港的「火燒蝦海鮮羹」,則將濃郁海味封存於湯匙之中,每一口滋味都是府城海港的鮮活印記。


以八田米製成醋飯的「蒲燒鯛散壽司」,飽滿米粒搭配蒲燒鯛魚、蟹味棒與玉子燒的豐富口感,酸甜層次在舌尖綻放;「蔥油魚露蒸海上鮮」選用台南近海石斑魚,以魚露與熱油提升香氣,展現簡單而極致的烹調之美;「清蒸安平蚵佐泰式香檸醬」巨大安平蚵搭配酸辣清爽的泰式醬汁,開胃又解膩,層次鮮明。


暖胃湯品「台式豬肚燉四寶湯」將豬肚、排骨、草菇、白蘿蔔燉至入味,湯頭濃郁醇厚;最後端上象徵吉祥與長壽的「心太軟銀耳蓮子湯」,紅棗與麻糬相擁,佐以滑潤銀耳與甘甜蓮子,為這餐饗宴美好句點。

在「甘粹餐廳」,吃的從不是單純的食物,而是藏於料理中的人情味、地景感與文化記憶。無論是企業聚會、年終尾牙或親友團聚,即日起三桌起即可開席。甘粹餐廳訂位專線:(06)238-3868
台南老爺行旅
洽詢專線(06)236-6168
電話:+886 62366168
地址:台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一段36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