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狂野90」!新北市美術館推出「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展覽

新北市美術館2025年8月16日至2025年12月21日推出展覽「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由策展人王品驊策劃,邀集王福瑞、吳瑪悧、林其蔚、姚瑞中、高俊宏、黃明川與劉振祥等七位藝術家共同參與。展覽透過檔案文件、館藏作品與藝術家全新創作,回望1990年代新北藝術現場的前衛能量,並在當代視野下重構屬於這塊土地的文化地景。

新北市美術館於2025年8月16日至2025年12月21日推出展覽「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

1992年至1997年間,伴隨「北縣美展」制度的改革,新北地區(原臺北縣)藝術生態迎來前所未有的活躍期。這段被譽為「20世紀末最大狂歡期」的時光,見證了環境藝術、噪音藝術、後工業藝術、垃圾藝術、宗教藝術節等多元創作型態蓬勃發展。藝術家們以極具實驗性與顛覆性的行動,衝擊既有藝術體制,並與地方文化、常民信仰、環境場域產生緊密連結,形塑出具有地域性與多元性的文化地景。

「中元普渡祭:宗教藝術節」(文獻與影像資料),(攝影:朱淇宏,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本展回訪北縣文化中心1992-1997年的展覽史,並將這段前衛藝術發展進程重現於觀者眼前。參展藝術家橫跨攝影、影像、裝置、行為等多元媒材和調研訪談,其中王福瑞與吳瑪悧更重現其早期重要計畫的精神,以當代觀點重新詮釋場域與公共空間的關係;姚瑞中與高俊宏則透過影像與文本介入,探討90年代在地文化與政治語境的張力;而黃明川與劉振祥的影像紀錄,以及展覽策畫者陳文茜和簡明輝的訪談,則提供了那個時代最寫實的見證。

「美展競賽改制與環境藝術節」(文獻資料),(攝影:朱淇宏,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本展前期研究計畫由春之文化基金會獨家贊助,以支持新北市美術館進行關於在地藝術史的深度研究與再現。開幕儀式上,春之文化基金會董事長侯玉書致詞時提到:「春之文化基金會一直相信,文化的價值在於連結過去與未來。『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展覽,讓我們一同回望90年代那段充滿創造力與勇氣的時光。當年的藝術家們不僅用作品改變了地方的文化面貌,更啟發了世代間關於自由、公共與地方認同的討論。我們希望透過此次支持,讓這段珍貴的藝術記憶被更多人看見、記住,並成為未來文化發展的重要養分。」

「噪音藝術」(文獻資料),(攝影:朱淇宏,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新北市美術館賴香伶館長致詞時也表達感謝之意:「新北市美術館的使命之一,是保存與再現屬於這片土地的文化記憶。『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不僅是一檔展覽,更是一個時代的記憶。90年代的新北,藝術與社會緊密交織,產生了獨特而多元的創作樣貌。感謝春之文化基金會的獨家贊助,以及文化部的支持補助,讓我們能以系統性的研究、檔案整理與展覽策劃,將這段重要的藝術史重新帶回公眾視野。希望觀眾在參觀本展的同時,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時代的創作能量,也思考當代藝術與社會的更多可能性。」

「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攝影:朱淇宏,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新北市美術館表示,本展不僅是一次藝術史的回顧,更是一場時代對話。透過重新連結檔案、作品與當代詮釋,觀眾將能理解90年代藝術如何回應當時的社會脈動,以及它如何對於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產生關鍵影響力,在今日依舊啟發創作與思考。

「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攝影:朱淇宏,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本展由新北市政府指導、新北市美術館主辦,春之文化基金會獨家贊助,並獲文化部經費補助。新北市美術館表示,再次感謝文化部與春之文化基金會的鼎力支持,讓「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得以用更完整的研究能量與展覽規模呈現,推動在地藝術史的保存、再現與推廣,希冀透過展覽,重新連結檔案、作品與當代詮釋,觀眾將能理解90年代藝術如何回應當時的社會脈動,以及它如何對於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產生關鍵影響力,在今日依舊啟發創作與思考。

「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攝影:朱淇宏,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