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對話與歷史的交會!「破土: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與行動主義」於美國聖塔菲盛大開幕
國立臺灣美術館與美國印地安藝術學院(Institute of American Indian Arts, IAIA)附屬的當代原住民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Native Arts, MoCNA)(簡稱IAIA MoCNA)共同辦理的「破土: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與行動主義」(Breaking Ground: Art and Activism in Indigenous Taiwan)(簡稱「破土」),歷經三年籌備,2025年8月15日於美國新墨西哥州聖塔菲市盛大開幕。

IAIA MoCNA館長派琪.菲利浦斯(Patsy Phillips)率先祝賀,並邀請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楊博容領事致詞。隨後,由國美館策展人賴駿杰向IAIA MoCNA館方與參展藝術家致意,賴駿杰表示,臺灣原住民與美國原住民族在歷史上有著相當類似的被殖民的經驗,相信透過展覽這個文化交流的平台,能開啟更多對話與討論的可能。臺灣原住民策展人那高.卜沌(Nakaw Putun)致詞中除感謝主辦單位外,也提及原住民在當代所面臨的各種困境。參展藝術家之一的伊祐.噶照(Iyo Kacaw)在館長派琪的邀請下上台獻唱原住民歌曲,臺下參展藝術家也紛紛加入吟唱,現場氣氛令人動容。

「破土」由那高、賴駿杰,以及美國IAIA MoCNA首席策展人曼努伊拉.威爾‐歐福‐曼博士(Dr. Manuela Well-Off-Man)共同策劃,展出10組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作品,聚焦於臺灣原住民在歷史過程,以及當代環境中,所遭遇的各種身份認同議題,以及關於土地、語言、文化等丟失及尋回的行動與努力。藝術家們除了透過藝術的形式向世界表現自己的文化自信外,也在IAIA MoCNA館方所精心策劃的開幕系列活動中。

例如一年一度盛大的早餐會、展覽座談,以及當地頗具規模的聖塔菲公共電台的採訪等,有了珍貴的與當地藝術社群、原民社群交流的機會,藉由藝術的力量互相支持與學習。此外,在文化部的支持下,IAIA MoCNA也邀請到國際知名的布拉瑞揚舞團為開幕週帶來一段精彩的表演,與「破土」所帶來的視覺饗宴相互輝映,臺灣原住民再次強力地以藝術傳達了臺灣的文化自信與價值。
,尺寸依場地而定,藝術家提供。圖片由美國當代原住民藝術博物館提供。.jpg)
國美館表示,「破土」有幸獲得國內文化部黑潮計畫、安迪沃荷基金會(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與露絲藝術基金會(The Ruth Foundation for the Arts)的支持,方能將國際間享有盛譽的臺灣原民藝術家,包括武玉玲(Aluaiy Kaumakan)、張恩滿、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的系列新作。

以及長期致力於原民文化復振且參與社會行動的馬躍.比吼(Mayaw Biho)關於原住民姓名權的經典作品帶到美國,而伊祐.噶照(Iyo Kacaw)全新的現地製作與工作坊也獲得當地民眾很大的迴響。參展藝術家林介文(Labay Eyong)、林安琪(Ciwas Tahos)、余欣蘭(Rngrang Hungul)以及胡家瑜(Ali Istanda)的作品,也於開幕後持續受到諸多關注。「破土」所呈現的跨越族群與世代的多元複聲,將在展間中彼此交織,並共同譜寫出各自獨特的歷史與故事。

IAIA MoCNA館方表示,「破土」是雙方長期友誼的開始,尋求未來更多且更深入的合作關係,也相信本展將吸引來自各方的策展人與藝術工作者前來參觀,期待後續的發展潛力。「破土」一展在IAIA MoCNA的主展廳與戶外展出,將持續到2026年1月4日,有興趣的民眾請把握時間前往觀展,也請關注國美館官網與IAIA MoCNA官網獲得更多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