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南方熱帶的色彩呼吸!高美館新展《園區─2025張新丕個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推出全新展覽《園區─2025張新丕個展》,即日起至2026年01 月25 日於高美館201至203展覽室展出,本展呈現藝術家張新丕眾多繪畫及裝置創作。邀請民眾走入充滿南國氣息的熱帶風景世界,感受色彩間流動的生命脈動,開啟一趟土地、記憶與自然共生的視覺旅程。
、〈石卷-回到我心中的美麗〉(圖右)合影。(攝影:林宏龍).jpg)
《園區──2025張新丕個展》於日前(18)舉辦開幕,由入圍2025金音獎「最佳民謠專輯獎」的阿美族藝術家撒部•噶照,以「撒部和他的把路兒家庭」帶來三首溫暖民謠演出。高美館館長顏名宏表示,本館長期關注南部在地藝術與文化脈絡,張新丕過去多次參與本館聯展,此次以個展之姿重返高美館,別具意義。張新丕的創作從臺灣獨有的自然生產結構與文化景觀出發,融入個人生命經驗、身體記憶與對社會環境的省思。
.jpg)
在本次展出作品中,檳榔園、甘蔗田、水田、樹影、農舍等充斥地方感的景象,在他透明、濕潤、富穿透力的筆觸下,展現熱帶風土特有的微妙光感和濕熱氛圍。絢爛迷人的景緻裡,除了有著他對光的追尋,與在創作一路上的漫長探索,亦蘊含對南部產業變遷、土地開發與社會結構問題的深刻反思,引領觀者欣賞色彩與風景之美的同時,凝視土地變遷所留下的印記。

展名為何如此大眾化?策展顧問黃志偉表示,展名「園區」蘊含多重空間隱喻。一般而言,「園區」常指為了促進某個產業發展而設立的特定場域,在本展則延伸指涉張新丕位於檳榔園的工作室,也是其眾多創作的誕生地。延伸藝術家「熱帶天堂」系列創作脈絡,這次展覽更聚焦於「觀看」過程,探索在濕熱氣候與不斷變化的地景間,人與自然如何互動、感知與回應,並在其中共同創造新的風景。展覽規劃不以時間為序,而是採主題意識的展區呈現,以拼貼、剪貼、噴漆等不同繪畫材質與內容互相碰撞,讓觀眾自由穿梭於藝術家以創作構築的「園區」,沉浸在濕熱氣候與感性觀看共同交織的詩意空間。
.jpg)
張新丕於1979至1993年間旅歐,自法國巴黎國立高等藝術學院畢業,多次個展於德奧法。深受德國新表現主義、義大利超前衛的影響,並加入奧地利分離派,其口號「給藝術自由」依然在創作中迴響。90年代返台後全心投入創作。為找回創作初心,執行「藝術協尋」計劃,在探討原創型態與自我創作之間的關聯性,且意外促成伊斯坦堡雙年展獲獎。籌組社區藝術團體,為當時閒置空間再利用重要推手,並舉辦 2001年「土地辯證」等,透過繪畫、雕塑、空間裝置等與土地連結進行創作,或許就是一種新的「南方分離」,從主流的視野中自我抽離,轉向屬於南方的在地經驗。
.jpg)
張新丕表示,從歐洲返台以來,他逐漸從主流視野抽離,回歸本土文化意識,將創作焦點轉向南方在地經驗。近年來,以「熱帶天堂」命題作為展覽主軸,作品大量出現檳榔樹、鳳梨田、漁塭、海堤、消波塊等元素。其中,他運用螢光等高彩度色彩營造強烈的地方感敘事,並利用光影凸顯出人與物的存在關係,詮釋身處南方的「燒熱」身體感官與地域情感。在本次展覽,民眾可透過不一樣的作品視角,重新探看臺灣土地,感受南方特有的熱烈與生命力。

《園區──2025張新丕個展》展現了藝術家張新丕長年創作歷程的延續,亦是他再一次回望地方經驗、文化記憶、創作視覺的當代實踐。展覽期間亦舉辦多場專家導覽、座談暨專輯簽書會等活動,更多展覽和活動資訊請鎖定高美館網站(www.kmfa.gov.tw),以及臉書專頁與Instagram「高雄市立美術館」。
展覽資訊
《園區──2025張新丕個展》
展覽日期|2025.10.04-2026.01.25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201-203展覽室
活動資訊
專家導覽
時間|2025年11月1日 (六) 14:30-16:00
講師|黃志偉/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
時間|2025年12月13日 (六) 14:30-16:00
講師|許遠達/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
時間|2026年1月3日 (六) 14:30-16:00
講師|王焜生/桃園會展中心藝術總監
藝術微座談暨專輯簽書會
時間|2025年12月27日(六)15:00-17:00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2樓展覽室
與談人|張新丕/展出藝術家、龔卓軍/臺南市美術館館長、黃志偉/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陳水財/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