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世界首演《23.5°N, 121°E》小提琴協奏曲!TSO X 駐團藝術家張玹 X雙金小提琴家梁仁模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2025年樂季持續深化藝術扎根與當代創作。今年特別邀請享譽國際的臺灣作曲家張玹擔任駐團藝術家,透過與樂團合作,從聲音出發重新探問「在地、城市與人」的連結。張玹長年活躍於歐美音樂舞台與當代藝術策展,作品兼具靈性與視覺感,為當代樂壇帶來獨特風格。TSO在2025至2027年間將委託張玹創作室內樂套曲,並規劃錄製專輯與系列演出,以實際行動支持本地作曲家。今年於松菸文創園區舉辦的「TSO夏日音樂漫步」,特別演出張玹的弦樂四重奏《小城外的故事》及《何日君再來》。兩首作品取材於經典老歌旋律,藉音符描繪城市記憶與情感,細膩而深情,引發聽眾廣大共鳴。購票|https://reurl.cc/A3jY6Y

9月13日於國家音樂廳首演的《23.5°N, 121°E》小提琴協奏曲,為TSO創團50週年委託張玹創作、歷經6年醞釀後登場的重磅作品。《23.5°N, 121°E》啟發自紅檜的遷徙,落腳於臺灣阿里山的過程,並探索樹木除了因氣候變遷(Climate Migration)以外的遷徙模式,包含由種子發芽、成長茁壯、老去乃至死亡的生命歷程,在曲中織入古老與當代的對話。

擔綱首演獨奏的韓國小提琴家梁仁模(Inmo Yang),為2015年帕格尼尼大賽與2022年西貝流士大賽雙料金牌得主,張玹更為梁仁模量身打造獨奏段落,介紹此曲:「我在創作時拒絕傳統協奏曲「英雄獨奏」的敘事,而是將獨奏小提琴視作森林中被凝視的一棵樹,它只是眾多生命之一,卻因被看見而成為象徵。獨奏者與樂團不再是主角與陪襯,而是彼此呼吸、共生對話,隱喻生命於多重形態間的循環與重生。」

為了更貼近創作源頭、打開對當代音樂的感知之門,TSO特別帶領小提琴家梁仁模走入臺灣山林,親身感受阿里山檜木群的壯麗與靈氣,在自然與人文交織的氛圍中,走入《23. 5° N, 121°E》的靈感起點。梁仁模在阿里山表示:「實際親臨了阿里山,在山林裡漫步、近身接觸擁抱神木,在詮釋上給了我方向與指引,能為一部作品進行首演,是非常充滿挑戰與意義的。」在【2025 TSO #名家系列】音樂會中,梁仁模將世界首演臺灣作曲家張玹小提琴協奏曲《23.5°N, 121°E》,這部作品以臺灣土地為核心發想,在梁仁模的琴弓下,將帶領觀眾穿越一座島嶼的壯闊與細膩。

除了新作首演,張玹創作的首張專輯《安土》,即入圍本屆傳藝金曲獎四項大獎,包括「最佳藝術音樂專輯」、「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演奏獎」與「最佳錄音獎」。這部作品以思覺失調症的聲音視角為靈感,轉化為溫柔包容的聆聽旅程,開啟藝術與自我療癒之間的橋樑。

【2025 TSO 名家系列】卡特、梁仁模與TSO
時間|2025/9/13(六)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購票|https://reurl.cc/A3jY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