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AM↔REUSE北美館循環計畫,第二波退役軟木系列正式發售!
北美館為呼應永續發展思潮,自2024年推出「TFAM⭤ REUSE 北美館循環計畫」,以「Not Just Today, Upcycle for All」(循環再造,永續共好)的環保理念,與臺灣設計師與在地製造商合作,將展覽廢棄材料轉化為日常物件,延續展覽的感受記憶,創造藝術走入生活的多種嶄新可能。

首波循環商品選用回收之展覽宣傳布料,設計為美術館寄物專用的「循環觀眾包」與上市販售的「循環隨行包」。繼 2024 年底發佈「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限定款(現已絕版)後,今年陸續推出升級版「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托瑪斯・德曼(Thomas Demand):歷史的結舌」(現已絕版),以及即將開賣的「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你的好奇旅程」三款限量包款,每檔展覽均限量50個,體現美術館持續推動的永續設計精神,讓觀眾能將環保意識帶出美術館,以創意方式回到人們的日常生活。

今年,館方延續計畫精神,將2024年「威廉・肯特里奇 William Kentridge」退役下來的軟木板賦予新生命。該展覽牆面由多面碳化煙燻的軟木材質包覆,帶來強烈的視覺感,提升隔熱吸音的效果,展覽結束後已於本館展覽現場重複使用,例如地下樓「開放式結局:TFAM放映計畫」的影院展牆。同時,考量到此材質易碎、易髒、難以承受長時間使用的限制,因此,北美館思考如何透過設計與材料再製,延長其生命週期,並讓展覽的記憶以新的形式留存。

為此,北美館與長期關注永續設計的物外YSTUDIO及在地永續循環PU製造商聯手合作,歷經近一年的材料分析、再製測試,回收部分軟木材料打造為多功能的《退役軟木》系列品項。本計畫轉化材質原始狀態,將碳化軟木與可回收的環保開放式分子聚氨酯(polyurethane,PU)泡棉材料打碎融合,創造出層次豐富的表面紋理與溫潤自然的色澤,研發出兼具美感與功能性的循環商品。此計畫不僅將原有展覽廢料升級為具實用價值的日常物件,更展現出美術館對於「材料再生設計」的詮釋與再造實踐,使展覽的故事與公共記憶能在日常中持續發光。

「TFAM REUSE 退役軟木系列」之三款設計以未來視角回應宇宙運行的想像,打造循環不息的「微型衛星(Little Satellite)」,讓退役材料化作繁星般的星塵,展現永續創造的無限可能。

兩款衍生品—「退役軟木花器」與「退役軟木徽章」,環狀造型中含有碳化軟木透氣質地與天然氣味,以及多彩且有彈性的回收泡棉,展現「天然再生」與「循環再利用」的雙重價值。同時可吸附並緩緩釋放精油香氣,在生活中隨時感受療癒氣息。花器可放入各種花材或擴香棒,增添生活的趣味;徽章則兼具個人配飾與隨身香氛功能,為日常造型增添細膩氣質。兩款分別結合環保鋁合金與不銹鋼,展現軟硬材質間的獨特質感,所有材質皆可回收再利用,完整實踐永續生命週期。外包裝選用 FSC 認證紙材與環保PP袋,兼顧運輸保護與環境友善,用設計向循環致敬。

此外,一款專為北美館公眾/公務使用的「退役軟木坐墊」,化作日常相伴的公共物件,讓退役材料回流館內服務,再次融入日常場景,延續其循環價值。彷彿衛星在軌道上運行,讓每一種材料都能回到屬於自己的循環軌跡。限量獨創的循環商品已於8月16日起於北美館藝術商店展示,數量有限,歡迎前來選購,在實現環保生活的同時,也將展覽記憶融入日常,讓藝術持續陪伴您的生活。線上購買/詢問請洽本館藝術商店「巡藝Art to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