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 向一代報人林榮三致敬!指揮林勤超攜手鋼琴家科祖金及NSO獻演《自由之聲》

在11月1日登場的自由之聲-向一代報人林榮三致敬-NSO《林勤超X丹尼斯‧科祖金》音樂會,指揮林勤超將與NSO世界首演陳可嘉受財團法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委託創作的《生路》,以及呈現莫札特C大調第四十一號交響曲,作品551。同場,林勤超也將攜手鋼琴家丹尼斯‧科祖金及NSO演繹布拉姆斯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作品83。在林榮三先生逝世十週年之際,NSO與財團法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本場音樂會,向這位一代報人致上深切的敬意。林榮三創辦《自由時報》,以「臺灣優先,自由第一」的理念,做媒體傳播的改革和民主理念的推行,創下全臺發行量第一、閱讀率第一的里程,對臺灣主體意識和民主自由的推廣影響鉅深。陳可嘉全新創作《生路》藉音樂表彰林榮三一生的奮鬥精神與民主理念;布拉姆斯成熟大度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和莫札特輝煌莊嚴的C大調第四十一號交響曲,則與林榮三精神相輝映。本場票房收入將作為NSYO國家青年交響樂團獎學金,延續林榮三先生的奮鬥精神,讓理想與熱情在新世代的樂聲中持續綻放。

(自左到右)鋼琴家丹尼斯‧科祖金(Denis Kozhukhin)、作曲家陳可嘉、客席指揮林勤超、財團法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蔡素芬、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郭玟岑,於記者會合影。

今日記者會,財團法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蔡素芬致詞表示:「林榮三創辦人是一位極為低調的人,但他所做的事情卻帶來深遠的影響。在他逝世十週年之際,我們希望藉此音樂會紀念他,向他畢生的奉獻致敬。這次音樂會以陳可嘉老師的作品《生路》為核心,呈現林榮三先生一生奮鬥的精神與對臺灣的深情。感謝NSO與所有音樂家的參與,讓我們得以用音樂的方式緬懷這位為臺灣民主與自由努力一生的創辦人,紀念他對臺灣社會的貢獻與信念。」

記者會,財團法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蔡素芬致詞。

客席指揮林勤超則說:「這次要帶來的三首作品雖然風格不同,卻彼此呼應。陳可嘉《生路》是受到林榮三先生奮鬥精神的啟發,作品中充滿溫度與力量,也蘊含對臺灣土地的敬意與禮讚。我在排練的過程中閱讀了創辦人的傳記,對他的堅持與奉獻深感佩服。莫札特的C大調第四十一號交響曲是一部經典之作,第四樂章以主題「C-D-F-E」四顆音構成整個樂章,展現出驚人的結構美與智慧。布拉姆斯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則融合人性與浪漫的元素,具備成熟而深邃的情感張力。」

上半場世界首演的陳可嘉作品《生路》,靈感來自林榮三一生堅毅不懈的精神。它講述一個人如何以信念與熱情,為這片土地開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陳可嘉說道:「非常榮幸能為這場音樂會創作《生路》,感謝基金會與NSO給予這樣的機會。林榮三先生最核心的信念:當別人認為做不到的事,他總要親自證明「可以做到」。我在國外生活多年,深知跨文化環境帶來的衝擊與養分。那段經歷讓我更能清楚地表達自我,也更深刻地體會「責任」的意義。作為中生代創作者,我希望接續分享音樂的熱情與使命,將這份勇氣化為創作的動力。而音樂對我而言,就像創辦人對報業的投入一樣:是一種創作、堅持,也是一種愛。透過《生路》,我想向林榮三先生致敬,並邀請聽眾一起感受那份為理想奮鬥、為土地奉獻的精神。」

(自左到右)鋼琴家丹尼斯‧科祖金(Denis Kozhukhin)、作曲家陳可嘉、客席指揮林勤超三位音樂家合影。

上半場也將呈現莫札特的C大調第四十一號交響曲,作品551。此曲也是莫札特留給世人的最後一部交響曲,後來被倫敦音樂界暱稱為《朱比特》(Jupiter),將人類的音樂想像推向神祇般的高度。它不只是古典時期交響曲形式的典範,更像是莫札特在人生後期,於光與影的交錯之中,聚斂而成的永恆總結。

下半場登場的布拉姆斯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作品83將由曾經榮獲2010年比利時「伊莉莎白皇后音樂大賽」鋼琴首獎得主丹尼斯‧科祖金擔綱鋼琴獨奏。記者會中科祖金表示:「近年來,許多俄羅斯音樂家在西歐也面臨挑戰,但我想藉此表達:即使我出生於俄羅斯,我同樣重視民主價值,也非常重視文化的保存與傳承。因此能在臺灣與大家分享這份信念,我感到非常高興。布拉姆斯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是我最喜愛的作品之一,也是同類型作品裡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之作。這首作品介於鋼琴協奏曲與交響曲之間,鋼琴與樂團共同編織出一個充滿情感對比與壯闊高潮的音樂宇宙。第三樂章中,大提琴首席獨奏開啟的旋律,更是整部曲中最動人的時刻之一,也是布拉姆斯音樂裡最優美、最深情的片段之一。」

鋼琴家丹尼斯‧科祖金(Denis Kozhukhin)於記者會彈奏演出。

指揮林勤超出生於臺東市,自2025/26 樂季起,擔任奧地利克拉根福市立劇院卡林西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此前,他於2024/25 樂季擔任威斯巴登黑森邦立劇院的首席指揮及副音樂總監,並指揮了奧芬巴赫的《Fantasio》、普契尼的《托斯卡》、比才的《採珠者》的首演,以及《卡門》和《漂泊的荷蘭人》的多場演出。在2023/24 樂季,他重返邁寧根邦立劇院,指揮了《死之都》的新製作首演,以及《蝴蝶夫人》、《塞維亞的理髮師》、《魔笛》、《莎樂美》、《仙女》、《羅恩格林》與芭蕾舞劇《吉賽兒》的演出。

他的客席邀約遍及多家知名歌劇院,包括慕尼黑園丁廣場邦立劇院、哈根劇院、艾森納赫劇院及台中國家歌劇院。在交響音樂領域,他與台灣國家交響樂團(NSO)、荷蘭海爾德管絃樂團、基爾采愛樂管絃樂團、阿拉木圖愛樂樂團與比亞韋斯托克交響樂團等有合作。2014 年,他與琉森音樂節校友室內樂團於蘇黎世、倫敦、紐約與北京巡演,該巡演由琉森音樂節與瑞再保險公司合作舉辦。他首次與該團合作是在2014 年琉森音樂節。

鋼琴家科祖金在25/26樂季將重返皇家節日音樂廳及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再次與倫敦及荷蘭愛樂攜手合作;同時前往雅典的梅加隆劇院,連續數晚演奏拉赫曼尼諾夫的所有協奏曲。其他亮點則包括與多倫多和巴爾的摩交響樂團的首演(分別由古斯塔沃‧希梅諾和喬納森‧海華德指揮);與哈雷管絃樂團、斯圖加特西南廣播交響樂團,以及巴塞隆納、里爾和冰島的交響樂團合作;另外還有亞洲的巡演,包括與臺灣國家交響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同台演出,以及在浦項、大邱和東京的獨奏音樂會。此外,他也曾在紐約、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維也納、巴黎、科隆、斯德哥爾摩和倫敦等地的知名音樂廳舉辦獨奏音樂會。而且除了鋼琴之外,科祖金也開始以指揮家的身份亮相,這是他音樂造詣不斷提升的領域。科祖金曾經獲得2010年伊莉莎白女王大賽,此後成為備受矚目的獨奏家和室內樂演奏家。

自由之聲-向一代報人林榮三致敬-NSO《林勤超X丹尼斯.科祖金》
Chin-Chao Lin, Denis Kozhukhin & NSO
2025/11/1 19:30 國家音樂廳
指揮/林勤超
鋼琴/丹尼斯科祖金
國家交響樂團
Chin-Chao Lin, conductor
Denis Kozhukhin, piano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陳可嘉:《生路》(財團法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委託創作,世界首演)
莫札特:C大調第四十一號交響曲,作品551
布拉姆斯: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作品 83
Ke-Chia Chen: A Path Forward (Commissioned by the Lin Rong San Foundation of Culture and Social Welfare, world premiere)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41 in C major, K.551
Johannes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83
共同主辦/財團法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
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www.opentix.life
02-3393-9655
國家音樂廳
500 700 1000 1600 2000 2500 3000 3600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