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首座夢幻藝文地標「莉·瓷藝博物館」盛大開幕 !探索19世紀歐洲皇家窯瓷的藝術瑰寶
高雄全新藝文地標「莉·瓷藝博物館」今(15)日隆重開幕,市長陳其邁出席剪綵儀式,並盛讚該館為高雄藝文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博物館館內典藏逾3600件瓷器精品,蒐羅19世紀歐洲皇家窯瓷器,橫跨德國麥森(Meissen)、法國賽佛爾(Sèvres)、英國皇家伍斯特(Royal Worcester)、柏林皇家御瓷(KPM)彩繪瓷板畫,及皇家維也納(Royal Vienna)等歐洲皇室名窯,參觀者在導覽下走入典雅空間,欣賞精緻歐洲古典瓷器,仿如置身藝文殿堂。


今日開幕記者會,高雄市長陳其邁、市府觀光局長高閔琳等貴賓親臨現場,與石川傳媒集團董事長石川先生、創辦人朱莉女士及首席執行官石裴莉共同剪綵。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莉·瓷藝博物館」不僅豐富了城市文化內涵,亦將成為市民親近藝術的新據點。開幕儀式後,陳其邁強調,高雄已擁有如衛武營等藝文場域,文化實力持續提升,「莉·瓷藝博物館」的成立更為城市注入美學新能量,期盼市民踴躍造訪,沉浸於陶瓷藝術之美。


「莉·瓷藝博物館」是由朱莉女士傾注數十年心血蒐藏所創,蘊含對歐洲瓷藝的深摯情懷。首席執行官石裴莉娓娓道來,一切始於母親珍藏的一尊瓷偶「內藏收音機」的奇巧設計,喚醒了對陶瓷藝術的無限想像。母女曾赴日參訪私人美術館,啟發她們開啟分享藏品的夢想,讓美與記憶得以流轉於人群之中。


館名「莉」取意茉莉之潔與雅,不僅映照白瓷的純粹,也承載著家族的深情記憶。《繁花盛宴》常設展以沉浸式劇場呈現,水晶燈輝映下的洛可可場景交織聲光幻影,引領觀者步入如夢似幻的歐洲宮廷時光,細細品味皇室瓷器的華麗與細膩。


「莉·瓷藝博物館」共區分成不同展區:從大廳走入,首先會進入德國麥森(Meissen)展區,德國麥森瓷器(Meissen porcelain)之所以聞名遐爾,主要是因為麥森是歐洲首座成功燒製硬質瓷的製瓷廠,1710年,麥森瓷器正式於德勒斯登成立生產基地,後遷至麥森城的阿爾布雷希特堡,開啟歐洲瓷藝的新紀元。
大型火雞瓷雕.jpg)
麥森瓷器彰顯手工製瓷所凝聚的藝術能量
麥森瓷器以其高溫燒製技術、純白瓷質與精緻手繪裝飾聞名,初期模仿中國與日本的東方風格,後逐漸發展出獨特的歐洲風格,如洛可可花卉、宮廷肖像與動物造型等。

18世紀中期,麥森瓷的雙劍標誌成為品質與工藝的象徵。作為皇室與貴族追捧的奢侈品,麥森瓷奠定了歐洲瓷器製作的標準,也影響後世無數陶瓷工坊的設計與技術。至今,麥森瓷器仍代表著傳統與創新的完美結合,是德國工藝美術的重要象徵。

德國麥森瓷器展區如同一場跨越世紀的藝術對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象徵豐饒與守護意涵的大型火雞瓷雕,其精湛的雕塑工藝與釉色層次,充分體現麥森逾三百年來在歐洲瓷藝中的卓然地位。此作品不僅具備皇家氣勢,更彰顯手工製瓷所凝聚的極致品味與藝術能量。

麥森瓷偶展現當時對亞洲文化的浪漫化詮釋
「雪球花漾」餐瓷壺組則將傳統瓷藝的花卉裝飾技法,巧妙轉化為當代設計語彙,在繁複細緻與現代簡約之間取得微妙平衡,喚起觀者對浪漫美感的感知。

緊接著走入「麥森瓷偶」展區,觀者來到這裡彷彿踏入一座凝結時光的劇場,藉由精緻瓷偶可一窺18世紀歐洲社會對異域文化與地方風情的藝術想像。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麥森點頭佛瓷偶」與「傳統民族服飾瓷偶」兩組作品。

前者融合歐洲對東方哲思與審美的投射,以可動的機械構造展現佛像神態,展現出當時對亞洲文化的浪漫化詮釋。而「傳統民族服飾瓷偶」則呈現出對歐陸多元文化與鄉土服飾的精緻再現,從服裝紋飾到神情刻畫,無不透露麥森工坊對人文細節與審美多樣性的深刻關懷。

仕女香閨 Boudoir 藝術風格與個人美學的融合
「仕女香閨 Boudoir」展區細膩重現19世紀歐洲貴族女性的私密空間。此空間講究華麗與細緻,處處展示當時藝術風格與個人美學的融合。包括牆面與家具以柔和色調為主軸,搭配繁複的雕花木作與細膩金箔點綴,營造出溫婉卻不失尊貴的優雅氛圍。

眼前雕飾講究的床架覆以絲絨織品,配有精緻刺繡,展現對工藝與舒適性的雙重講究。另有午後小憩所用的桌椅、陳列貴重私藏的玻璃櫃、壁上掛畫與肖像畫,乃至輕巧精緻的瓷器與飾品,皆在靜謐中流露個人品味。

「皇家維也納瓷窯 Royal Vienna」展區,創立於1718年,是歐洲第二家成功燒製白瓷的窯廠。皇家維也納瓷窯深受中國瓷器啟發,輾轉取得麥森製瓷技術後,創立維也納窯,並獲皇帝頒授獨家供應皇室瓷器的專利。

瓷器以深紅、咖啡色釉底搭配厚彩金裝飾的肖像瓷尤為典型,作品中皇室與名人形象極具識別度,彩金工藝更引領19世紀歐洲風尚。
德國柏林皇家瓷廠(KPM)為繪畫與工藝融合的巔峰
來到「KPM展區」參觀者可見到19世紀德國柏林皇家瓷廠(KPM)最為耀眼的藝術成果,其中尤以彩色瓷板畫最具代表性。這一時期的KPM,無論在顏料研發還是繪畫技法上皆精益求精,使其在製瓷工藝領域中長期居於領導地位。展出的瓷板畫由頂尖畫師手工繪製,不僅在細節處理上極盡精微,其藝術表現亦達到繪畫與工藝融合的巔峰。

值得一提的是,瓷板畫不同於傳統畫布,它需在光滑的瓷面上以礦物顏料描繪,經多次高溫窯燒後方能完成。這種繁複技術賦予作品卓越的耐久性,使其歷經百年仍色澤鮮明、不褪不裂。

畫面常見貴族肖像、花卉靜物、果實等主題,無論是細膩的皮膚光澤,還是盛開花卉的層層光影,都呈現出如油畫般立體與華美的效果。KPM瓷板畫不僅是精緻的工藝品,更是藝術與時間交會的見證,其不朽之美,至今仍令人讚嘆。
法國塞弗爾瓷窯可一窺歐洲宮廷藝術品味
最後的「法國塞弗爾瓷窯 Sèvres 展區」,隆重呈現法國最具代表性的皇家瓷器藝術。創立於18世紀中葉、受法王路易十五與龐巴杜夫人支持的塞弗爾瓷窯,為歐洲貴族所推崇,其作品以細膩釉彩、柔和色調與精緻金飾著稱,成為當時法國宮廷風格的藝術典範。

此次展出多件珍貴藏品,涵蓋18至19世紀間多種典型器型與裝飾風格,包括著名的「藍底金飾」瓷器,以及具洛可可與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花瓶、茶具與飾盤。每一件作品皆展現塞弗爾工坊對陶瓷藝術的極致追求,無論是在釉色調控、浮雕工藝或金彩繪飾上,皆體現當代法國審美精神。

塞弗爾瓷器不僅是藝術精品,更是法國文化與王室權威的象徵。透過此次展覽,觀眾可一窺歐洲宮廷生活中的藝術品味,亦得以感受法國瓷藝於世界工藝史上的崇高地位,進一步認識歐洲陶瓷藝術的豐富內涵與文化價值。

帶領觀眾穿越至19世紀歐洲瓷器國度
「莉·瓷藝博物館」以華麗夢幻的洛可可風格,精心打造每一個展區,帶領觀眾穿越至19世紀歐洲皇室、政要與名流所珍藏的瓷器世界。展覽精選皇家窯瓷器,展現當時的宮廷品味與工藝巔峰,讓民眾得以一睹歷史上最為奢華的藝術珍品。



自即日起,「莉·瓷藝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票價為350元,並提供學生與團體優惠。館內還設有文創商店,販售多款以館藏瓷器為靈感設計的周邊商品,讓藝術愛好者可以將這份獨特的瓷藝美學帶回家,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莉·瓷藝博物館
電話:(07)3487566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民族一路926號
開館時間:10:00~17:00(週一休館)
網站:https://joliemuse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