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博館發布古蹟日限定回館優惠! 從恐龍到鐵道齊響應「建築遺產」
每年九月第三個週末是「全國古蹟日」。今年適逢歐洲文化遺產日以「建築遺產」為主題,國立臺灣博物館特別以四座館舍響應。古蹟日週末(9/20–9/21)期間,臺博館不僅推出定時導覽服務,帶領觀眾深入了解建築特色與歷史脈絡,更祭出「限定優惠」──凡購票入館,均可憑當日票券於一個月內免費回到原館舍再次參觀,邀請觀眾細細品味古蹟建築與展覽的魅力。

臺博館現有四座分館,皆為日本時代興建的重要「近代建築」。其中,1915年落成的本館,是我國首批獲指定的國定古蹟;古生物館於1933年落成,從騎樓頂端的藻井及柱列可看出當時流行的ArtDeco式樣設計;南門館可看到明治及大正時期產業建築,其中的小白宮為臺灣現存少有的明治時期石造建築;還有鐵道部園區涵蓋六座國定古蹟與兩座市定古蹟,各自見證臺灣百年發展的多元面貌,涵蓋自然文化、金融、產業、城市現代性到鐵道交通等領域,堪稱臺灣近代史的縮影。

本週末參觀臺博館,除可參加定時導覽外,還能體驗多場特色活動:於本館參加專為外籍觀眾設計的英語導覽,在本館與古生物館跟隨小小導覽員探索常設展,或於南門館挑戰「未來戰士—永續地球環境特展」的闖關任務。

鐵道部園區更推出重量級節目。該園區曾是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為臺灣鐵道史的重要據點。配合現正展出專為親子策畫的「來・去車站—探索建築」特展,9月20日(六)特別邀請建築師方俊凱,以「故事×鐵道人×旅行」繪本講座,結合生動活潑的鐵道史料、長幅鐵道繪本展示,以及擬真的小型鐵道動態模型,帶領觀眾認識車站建築樣貌與設計邏輯,延伸至鐵道旅行中的風景與文化,進一步思考空間與人的連結。

臺博館表示,四館的古蹟建築本身就是最佳的歷史教材。透過專屬導覽、跨界講座與限定活動,不僅能讓觀眾認識臺灣建築遺產的價值,更希望大家能「看見」與「聽見」古蹟,走進空間、親近歷史,感受文化資產的獨特魅力。更多活動詳情與導覽時段,請參見臺博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