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玻璃展、奧斯卡電影與國際電音,點燃臺南秋日文化盛事!

今年秋天,臺南將化身為亞洲最亮眼的捷克文化舞台!由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捷克中心臺北、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文化局、文化資產管理處及臺南市美術館共同主辦,「捷克秋日、相遇臺南」系列活動自9月延續至10月,以展覽、電影、音樂、文學與市集等多元形式,串聯起這座城市的文化脈動。無論是臺南在地居民,或來自全臺、甚至海外的旅人,都能透過這場文化嘉年華,近距離感受捷克的創意與風采。

(左起)國立臺灣文學館副館長蔡明諺、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南美館館長龔卓軍、策展人 Petr Nový、捷克中心臺北馬凱棠主任、南美館董事長游文玫、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David Steinke。

盛會由臺南市美術館一館的《CZECH IN|捷克玻璃工藝創新展》率先揭幕。捷克玻璃向來享譽國際,從西元前三世紀的技術革新,到17世紀波西米亞水晶的誕生,捷克始終在世界玻璃史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本次展覽由亞布洛內茨玻璃與珠寶博物館首席策展人 Petr Nový 精心規劃,並於開幕日親自導覽,帶領觀眾跨越三世紀的藝術發展。

亞布洛內茨玻璃與珠寶博物館首席策展人 Petr Nový上台致詞。

展覽以「起源」與「新時代」為兩大核心,呈現捷克工藝如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並以「遊戲改變者」與「突破」兩大概念,突顯捷克在國際設計舞台上的前衛姿態。

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David Steinke致詞。

《CZECH IN》早在2022年於西班牙皇家玻璃工坊首次亮相時,就曾引起西班牙主流媒體 EFE 與 COPE 電台高度關注,隨後更巡展至波蘭、保加利亞與斯洛伐克,累積極佳口碑。這次首次來到臺灣,於9月20日至10月19日在臺南市美術館1館展出(週一休館),不僅是臺灣藝術與設計愛好者的年度亮點,也讓臺南再次站上國際藝文的聚光燈下。

這次首次來到臺灣,於9月20日至10月19日在臺南市美術館1館展出(週一休館)。

當夜幕降臨,美術館則化身古蹟限定電影院。配合「2025全國古蹟日」,館方將放映兩部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捷克經典之作:9月20日播映的《遊子》(Kolya, 1996),細膩描繪冷戰末期布拉格的人性光輝;9月21日則推出新浪潮代表作《嚴密監視的列車》(Closely Watched Trains, 1966),以黑色幽默書寫戰爭下的小人物故事。兩部電影皆是世界影史的重要里程碑,也讓臺南觀眾能在歷史場域中沉浸於捷克故事的真摯情感。

捷克玻璃向來享譽國際,從西元前三世紀的技術革新,到17世紀波西米亞水晶的誕生,捷克始終在世界玻璃史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文化盛宴的壓軸,則由來自布拉格的國際電音盛事 Lunchmeat Festival 創辦人暨總監 Jiří Novák(DJ Kredenc)領軍。自2010年創立以來,Lunchmeat Festival 以實驗電子音樂結合前衛視覺裝置,成為歐洲藝文圈的指標,被英國《Crack Magazine》譽為「必看盛事」。這次在臺南的 Cubic Party 將把古蹟空間化身為潮流舞池,以聲光交織的沉浸式演出,讓觀眾體驗來自歐洲的電音能量,感受截然不同的夜間風貌。

本次展覽由亞布洛內茨玻璃與珠寶博物館首席策展人 Petr Nový 精心規劃。
展覽以「起源」與「新時代」為兩大核心。

在這個最適合旅行與交流的季節,臺南因捷克文化而煥發嶄新魅力。無論是玻璃工藝的精緻光影、電影中的深刻人性,或是電音現場的震撼節奏,都將讓人難以忘懷。「捷克秋日、相遇臺南」不僅是一場城市級的文化盛典,更是一段跨越國界的交流旅程。

呈現捷克工藝如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
並以「遊戲改變者」與「突破」兩大概念,突顯捷克在國際設計舞台上的前衛姿態。

誠摯邀請每一位旅人,在九月與十月走進臺南。帶著好奇心與熱情,親身體驗捷克文化的浪漫與靈魂,讓這座古城在秋日裡,成為屬於你我的國際文化舞台。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