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改造•大好用 遇見日用之美

文/簡政展 圖/陳治旭 來源出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生活工藝誌》

長期以來,中小學的生活科技、美術和家政等實用技能或藝術美感的課程,在升學考試的壓力下,不受重視的狀況時有所聞。學識水準日漸增長,但生活的技能,如水電修護、交通器械保養或山林生態等知識或常識,卻顯得匱乏甚至闕如;身處多數生活服務都可花錢交換的時代,沒時間處理,沒關係,省時省力的到府服務因應而生。久而久之,用完即丟、不修即換的習慣,卻對環境形成巨大負擔。

陳治旭與工作室中自製打造的工具櫥櫃

從工具的熟悉引發動手做
長期進駐臺北市寶藏巖藝術村的工藝家陳治旭,一直致力於舊木回收整理,以及生活常用工具的改造、翻修與養護等,期待能喚醒人們回歸日常、回歸生活。概念上,他從家庭生活的角度出發,收集被忽略或丟棄的廢棄傢俱與木料,透過翻修或改造,讓這些生活中的老舊用品或工具重生,再加強保養維護的訣竅與心法,創造物件新的可能性與價值。例如,為損壞的訂書針外殼換上廢棄木料製作的新裝、為老舊的棘輪起子換上新的木質握把、將破損的供品盤改造成木質燈罩等。對陳治旭來說,這些生活物件的改造可大可小、可輕巧可複雜,但關鍵並非單純地改造物件本身,反而是熟悉與了解常用工具及它的效能,更能促使人們嘗試動手實作。比方,想為圖片進行修飾或再創作,但不熟悉繪圖軟體工具的操作,讓人很快打退堂鼓,或因成果不理想而洩氣;不過一旦熟稔了這些繪圖技巧,便可以依據自己的期待,輕鬆進行修飾或創新風格。

平日勤於保養維護工具的陳治旭,於工作室中打造了自己工具櫥櫃。
以廢棄木料和回收圖書目錄黃銅拉手零件,打造獨具特色的十抽壁掛式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陳治旭認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古諺十分有智慧,因此他對生活大小物件的改造,首重對工具的認識、維護與保養。這些工具並非昂貴或特殊難得的器械,而是最基本的刀具、起子或毛刷等家用工具,就如人們雙手的延伸。以刀具來說,一把不鋒利的刀,使用時必須加大力度來增加它的切削力,易增加刀具損壞風險。綜觀早年農耕時代的農人或生活在山林間的原住民,平日裡就勤於保養農具與刀械,農耕與狩獵時才能取得最大的使用效益。因此,學習用刀的第一課便是磨刀,磨刀形同一種修行與鍛鍊,刀磨利了,才能妥善處理物件。先懂得磨刀,才能掌握用刀的法門,掌握用刀的法門便能挑選適合自己的刀具,甚至訂製或研發符合自己需求的刀具。

學習用刀的第一課便是磨刀,磨刀是一種修行與鍛鍊。

認識材質,創造價值
認識與熟悉工具後,改造生活大小物的第二步,是認識與瞭解材質。透過真實的觸碰和使用,理解用品的耐用狀況與特性,如此一來才能在材料收集、購買與回收再利用時事半功倍。例如,坊間以壓合夾板製作的家具往往較不耐用,抗重和耐壓程度有限,雖然廉價便利,但使用時效不長久,抗腐與再利用性也偏低。有了這層認識,民眾選購家具時就能區分並評估價值,從事二手物件揀選時有所依據,避免只求美觀但用壞即丟的短期使用。

改造破損的供品盤成為樟木質感燈罩

走進陳治旭的工作室,可以看到親手打造的工作桌、工具櫃與置物空間。在這些琳瑯滿目的工具、器械與零件中,蘊藏許多循環再利用的細節與巧思。如他捨棄了常見的金屬與硬質配件,將自己穿壞皮鞋的軟質皮革,製作成工具櫥櫃的抽屜,櫥櫃開合時就不會造成工具的碰撞與磨損。

從改造到改變
陳治旭生活中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塑膠材質用品,金屬、礦物或木製材質是他生活器物的首選。並非因為他一味追求古物舊器的質樸之美,而是希望在生活中實踐愛惜資源與循環再生的理念。生活大小物的改造,是一種從己開始,以身作則的家庭教育過程。掌握了生活大小物的改造竅門之後,無論是走街穿巷或漫步林野,人們能更加體察周遭萬物的美好與細節,甚至從中發現意外的收穫。

將藤面與椅背皆已損壞的舊椅,用回收松木改造成一張新座椅。

這一年多以來,世界歷經疫情肆虐的恐慌,多數人為了健康與安全盡量減少外出,也改變了原來的消費和家庭相處模式。足不出戶的家人,在有限的空間裡長時間相處,不僅有更多的互動機會,也考驗著家人之間的生活默契與節奏。生活大小物的改造,讓一家人重新審視居家空間的配置與物件使用的狀況,更在親子陪伴與合作中引發機會教育,諸如一同改造家中損壞的家具,或一起修理故障的家電器械等。既能引導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創造新的可能與機會,在孩子心中埋入永續的種子。陳治旭的生活大小物改造理想,最終要創造的不是作品與技術,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溫度,以及感受物件使用的「日用之美」和生活態度。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