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美術館啟動首屆「新美委製」計畫!「楊嘉輝:展亭」 生成式AI 構築的多媒體影像 × 合唱聲場

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NTCAM)於開館元年啟動首屆「新美委製」(NTCAM COMMISSION),邀請活躍於國際舞台的跨域藝術家楊嘉輝(Samson Young)發表全新創作〈展亭〉(Pavilion)。「新美委製」以「以展覽創造空間」為核心理念,每兩年委託一位/組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進駐館內最具挑戰性的展覽空間,藉由全新創作將美術館轉化為促進藝術、觀眾與社會對話的平台。

楊嘉輝 〈展亭〉, 2025, 新北市美術館委託製作。(攝影:朱淇宏,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楊嘉輝 Samson Young (攝影:朱淇宏,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楊嘉輝生於香港,創作跨越聲音、錄像、表演與裝置,兼具學術研究與藝術實踐。他曾於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東京森美術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卡塞爾文件展、雪梨雙年展、上海雙年展等發表重要作品。他擁有雪梨大學(音樂、哲學與性別研究)、香港大學作曲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作曲博士學位。其創作關注媒介技術、歷史敘事與聲音政治,並以跨學科方法拓展「如何被聆聽/觀看」的邊界。

楊嘉輝 〈展亭〉, 2025, 新北市美術館委託製作。(攝影:朱淇宏,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楊嘉輝 〈展亭〉, 2025, 新北市美術館委託製作。(攝影:朱淇宏,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展亭〉聚焦於多媒體環境與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時代,探問科技如何重塑人類的感知與思考,以及反思我們面對科技變革時交織的樂觀與焦慮。作品靈感源自 1964 年紐約世界博覽會 IBM 展館多螢幕電影《THINK》,該片將電腦運算想像為人類意識的延伸。

楊嘉輝 〈展亭〉, 2025, 新北市美術館委託製作。(攝影:朱淇宏,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楊嘉輝借鏡此「資料庫電影」(database cinema)的概念,透過生成式 AI、錄像與聲音的編排,並參照 16 世紀「珍奇櫃」的展示形式,建構一個由多螢幕投影與多聲道所構成的沉浸式場域。製作過程中特別邀請拉縴人男聲合唱團演唱由藝術家創作的新曲,並於臺灣聲響實驗室設計的多聲道音場中呈現。觀眾可在跨樓層展廳中自由移動,透過「仰望—移動—停駐—坐躺」等身體姿態,於碎片化資訊的流動中重組自身的觀看經驗與意義建構。

楊嘉輝〈96和弦空間變奏〉, 2023, 2025。藝術家提供。(攝影:朱淇宏,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在音樂層面,〈展亭〉以「安魂曲」(Requiem)為核心母題,呼應楊嘉輝對《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中人機邊界與倫理問題的深刻關注。該片選用作曲家李蓋蒂(György Ligeti)的安魂曲〈永恆之光〉(Lux Aeterna),以及人工智慧逐步「關機」的終幕場景,楊嘉輝將這兩個元素轉化為一個開放性的提問:在每一次技術躍進的歷史轉捩點,我們該如何重新思考人與機器之間的協作關係、倫理界線與未來的想像?

新北市美術館於開館元年啟動首屆「新美委製」,邀請活躍於國際舞台的跨域藝術家楊嘉輝發表全新創作〈展亭〉(Pavilion)

「新美委製」首檔
楊嘉輝:展亭
Samson Young: Pavilion
展期|2025.09.09 – 2026.01.04
地點|新北市美術館 3A、3B、4B展廳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