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歌劇院熱演30年!臺中國家歌劇院10/2~10/5影迷必看致敬費里尼版《弄臣》
威爾第的經典歌劇《弄臣》(Rigoletto)位列全球十大最常演出劇目之一,至今已累積超過 3,327 個製作、13,291 場演出。由已故澳洲名導伊萊亞.莫辛斯基(Elijah Moshinsky)執導的版本,更是自 1991 年在澳洲歌劇院首演後,巡演超過三十年,堪稱跨世代經典。2025 年,臺中國家歌劇院「遇見巨人系列」將以此版《弄臣》揭開序幕,於 10 月 2 至 5 日在大劇院隆重登場。今日在臺北舉辦的記者會中,指揮張尹芳以細膩的劇情導讀,搭配聲樂家們現場演繹多首名曲,讓觀眾如同搶先窺見舞台盛景,樂迷更直呼「值回票價」。
購票請上OPENTIX:https://npacntt.tw/n04vqIja

向費里尼致敬的經典舞台
莫辛斯基以對威爾第的深刻理解聞名,曾三度獲得英國劇場界最高榮譽「奧利佛獎最佳歌劇獎」。他一生堅持歌劇應回歸心理洞察與戲劇張力,並批判過度解構的後現代手法。本次《弄臣》由執行導演沃里克.達德羅(Warwick Doddrell)延續其精神,靈感取自義大利電影大師費里尼的《生活的甜蜜》,將舞台轉化為 1960 年代的羅馬。

從弄臣狹仄的更衣室,到公爵奢華舞廳的強烈對比,重現二戰後上流社會的荒淫與底層的困境。舞台細節更暗藏巧思:吉爾達手中的八卦小報、公爵夫人的侍童化身記者、甚至駛入舞台的經典 Fiat 500,都讓觀眾瞬間置身義大利電影場景。

音樂與戲劇的雙重張力
張尹芳指出,這個版本最動人之處在於威爾第音樂中的二元性,熱鬧華麗的旋律下,隱藏著殘酷的陰影。「就像在明快的大調進行曲裡,卻唱著綁架與背叛的情節,舞台像是一部充滿暴力美學的電影,觀眾看完仍會心驚膽顫。」

吉爾達的角色也成為舞台的情感核心。日本女高音宮地江奈認為,吉爾達在父愛庇護下長大,天真單純,更顯得不堪一擊;而在與公爵相遇後,她彷彿見到希望之光,儘管被背叛,仍願意獻身。另一位詮釋者、澳洲女高音史黛西.阿洛姆則強調,吉爾達的旅程是一夜之間的轉變,從女孩到女人的蛻變,唯有透過威爾第的音樂,觀眾才能真切感受到。

雙卡司共演,聚焦人性矛盾
此次演出將由雙卡司呈現。10 月 2、4 日場次,阿根廷裔澳洲男中音荷西.卡爾博飾演「弄臣」,搭檔阿洛姆與臺灣男高音黃亞中;10 月 3、5 日則由義大利出生的臺灣男中音陳翰威擔綱,與宮地江奈及澳洲男高音羅莎里奧.拉.斯賓納同台。
.jpg)
「弄臣」角色一向是男中音的試金石。此版本更設定角色罹患脊椎側彎,必須拄杖、僵直左腿登場,對演員而言是極大挑戰。卡爾博笑言,彩排初期經常全身痠痛,甚至一急之下會「忘記自己是駝背」。他更盛讚年僅 33 歲的陳翰威,能將角色詮釋得層次分明,直言「這是最適合我 58 歲的角色,但他能演得這麼好,真的令人佩服。」
.jpg)
至於公爵的角色,黃亞中與拉.斯賓納皆形容他是「複雜的渣男」既令人痛恨,又讓人暗自嚮往。「他是操弄人心的大師,毫無疑問是渣男,但卻充滿致命吸引力。」
經典與當代的共鳴
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指出,《弄臣》從原著到威爾第的改編,本就帶有諷刺權力與社會的意味。莫辛斯基將故事移至二戰後的義大利,讓黑手黨、買凶行兇的現實背景與奢華社交圈緊密交織,更符合當代觀眾的理解。「唯有將經典與時代精神結合,才能讓百年前的故事在今日依舊震撼人心。」

節目/活動資訊
2025 NTT遇見巨人—威爾第歌劇《弄臣》
時間:10/2 (四) 19:30
10/3 (五) 19:30
10/4 (六) 14:30
10/5 (日)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大劇院
購票請上OPENTIX:https://npacntt.tw/n04vqIja